9CaKrnKkvS0 lx.huanqiu.comarticle最好的妈妈,首先要做最好的自己/e3pmh20mi/e3pmh2176血缘之间,母亲传承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五官相貌、身形等特征,更重要的是一种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气质,以及长期耳濡目染浸润而形成的品行。母亲的德行,处世之道,在每次面临抉择时所展现的人生态度,令女儿骄傲,成为女儿效仿的榜样。女儿把妈妈的坚韧、勇敢做自己的精神看在眼里,一点一滴铭刻心中,并传承给她的孩子……在搜狐教育对话新东方在线联席CEO孙畅的这篇访谈里,你就可以看到三代人的精神传承。搜狐教育:请用几个关键词形容您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这和您在职场中的形象是否一致,还是有什么不同之处?孙畅: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宽容的人,在我女儿心目中,我可能比较啰嗦,这点和我在职场上给大家的印象是有反差的。虽然跟孩子和同事相处时,我都很温和、善解人意,但是职场上的我会更加理性,更举重若轻。而面对家庭中的一些事,我有时会焦虑或不够淡定,也可能发脾气。搜狐教育:请用几个关键词形容您的母亲,您觉得自己和母亲有哪些相似之处?孙畅:我妈妈特别坚强,内心强大,是一位有独立个性的女性,但性格开朗温和,喜欢帮助别人,像个侠女。在性格方面,我像妈妈。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妈妈是理科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我是文科生,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毕业,所以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我俩还是有很大差异。(图为孙畅和母亲)搜狐教育: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和母亲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样的?回忆母亲对您影响最深的几个故事。孙畅:我和妈妈是朋友般的母女。哪怕是到我现在这个年龄,走路时我们都是永远手拉着手,聊政治,聊八卦,也聊家长里短,还会为各种问题辩论,争个高低。妈妈1938年出生于山西,初中毕业后留校当老师,但她不甘于仅仅是初中学历。在任教一年后,当时身为学校团支部书记的她就给团中央写信,希望能来北京继续上学,在收到团中央的肯定回复后,15岁的她就独自一个人来到北京,读高中、考大学,最后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她的经历放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大胆的。她经常跟我分享她的成长故事,所以我从小就意识到女生应该非常独立,要追寻自己的梦想。这种去性别的思想,对我的影响很大,也特别深。妈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她工作的领域中很有发展潜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的爸爸是位数学家,工作非常繁忙。为了照顾我和弟弟,妈妈选择支持爸爸的事业,放弃了很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虽说她后来事业也很不错,但我觉得以妈妈的能力,她可以成为一位更了不起的科学家。我大学刚刚毕业那年,爸爸去世了,妈妈那时才50岁出头,她那么优秀,有很多机会组建新家庭,但她担心我和弟弟因此会受到影响,一直选择自己一个人过。她这样的一位敢想敢闯,对人生有梦想和追求的新女性又能为家庭选择牺牲自己,让我非常钦佩。搜狐教育:如今,您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样的?是否受过母亲的影响?请列举让您印象最深刻的几件小事。孙畅:我女儿今年16岁,现在在美国读高一。我跟她的相处方式也是朋友式的、民主的相处方式。我女儿性格相对偏内向,在遇到一些困惑时,她会向我请教,她觉得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很厉害。我们在一起时,会聊各种话题,男生女生,音乐科学,化妆衣服,我有意地把自己放在一个00后的语境中与她分享,我认为成为孩子一生的良师益友是最重要的。我女儿这么评价我,说我跟同学的妈妈不一样,觉得我会更懂孩子,不会纯粹是一个大人。所以女儿的同学也都挺喜欢我。搜狐教育:我们访谈的主题是“母爱的传承”,母亲在您生命中留下的那些印记,有哪些想要传承给自己的孩子?哪些不想?为什么?孙畅:我想传承给孩子的是我妈妈特别坚定、特别自信、不走寻常路,勇敢去做自己的那种生活态度。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做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勤奋、努力的人,现在的小孩和老一辈人相比,在勤奋程度上还是不够的,所以我很希望“勤奋”的品格也能一脉相承。妈妈的一些经历让我特别心疼她,我觉得为了其他家庭成员而牺牲自己的做法对她来说很不公平,所以我希望我女儿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够了。搜狐教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成为什么样的母亲?孙畅:女儿能够身心健康,能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我最大的愿望。作为一个中国式家长,多少会 “因爱之名”强迫女儿做一些事情,但我期望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这一年,女儿在美国读书,我感受颇深。我们自认为给她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帮她做了很多事情,但也犯了大部分中国家长常犯的错误,有意无意替子女做太多决定。比如近期我们在“斗争”的一个事儿,就是今天夏天她的summer school,她希望选自己非常喜欢的音乐项目。我觉得学音乐虽好,但当个业余爱好足矣,我们希望她在summer school里选一些跟她升学关联性强的科目,但却遭到了她强烈的反抗。后来我反思,我其实还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不够了解她。所以等她今年暑假回来,我会多花一些时间跟她谈心,我们已经约好要聊很多主题。作为一名家长,我对女儿的成长多少有些焦虑,想得比较多,有时也会过度解读,这也导致我跟她之间在某些判断上有错位。我总想去引导她,或者说是想让她按照大人预设的轨迹去走未来的人生。虽然我明白女儿的人生一定跟我的人生不一样,就如同我也跟我妈妈很不一样。搜狐教育: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您经历过的最骄傲和最惭愧的事分别是什么?孙畅:我女儿是个挺独立的姑娘,记得她在8岁的暑假,自己坐飞机去加拿大看爸爸,一个人拉着个小箱子走向登机口,头都没回,她的小背影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14岁,她自己选择了去美国读书,她对我说,妈妈,我是去闯荡世界去了,那一刻,我留下了眼泪,也深为她感到骄傲。遗憾也是因此而来,我和她爸爸工作都很忙,在她小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每天都要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到家女儿都已经睡觉了。我没能更多地时间跟她交流,陪伴她,闺女没那么依恋我,不像我特别依恋我妈妈。我妈妈分享她的那些成长故事给我,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但我没想到,当我把这套方法用在我女儿身上,却给女儿带来很大的压力。女儿对自己要求很高,常常给自己很大压力。这一点她上四五年级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疏于对女儿心理上的观察和关注,让她性格有些内向。在这一点上,作为母亲的我很惭愧。搜狐教育: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您是否想过做全职妈妈?为什么?孙畅: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个伪命题,坦率地说事业和家庭很难平衡。“是做职场妈妈还是做全职妈妈?”,我跟女儿对这个话题也有过一次讨论。我问女儿,如果我也选择做一个全职妈妈,会不会更好呢?我记得女儿这么跟我说,“如果你是全职妈妈,有可能我会比现在更加依恋你,但我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自主、独立。所以这个事你不用纠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觉得她都已经能这样思考问题,我想我的选择应该是对的,心里也就释然了。我想,对于孩子,父母最重要的给予不是照顾,而是成为他们的榜样。如果选择做全职妈妈,刚开始孩子会跟妈妈相处的很好,孩子很依恋你,但是如果妈妈没有成长,就很难成为孩子的榜样,就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孩子以后的人生。孙畅:打70分吧。作为母亲,一些基本的层面我只能说都做了,而且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错,比如说乐于倾听,经常跟孩子沟通等。但我觉得有个特别大的bug就是我还不能与孩子的思想同频。搜狐教育:您最想对自己的母亲和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孙畅:想跟我妈妈说的是:“来生还要再做母女”。最想对我闺女说, “‘预芊妈妈’这个工作我是第一次,不太有经验,请你多包涵”。编者手记:从女孩,到女人,到为人母,每位女性在面对生命中这些重要转变时,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悟。2019年母亲节,搜狐新闻推出以“母爱的传承”为主题的特别策划。来自教育、时尚、文化、旅游、母婴等不同领域的20名职场成功女性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讲述她们与母亲、孩子三代人之间的真实故事。通过本次策划,我们不仅仅是叩响采访对象的心门,更想让每个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对自己,对孩子,对母亲,对每个人所面临的亲子关系,有一次更为认真的、触动灵魂的思考。1557712920000责编:陈全中国教育在线155771292000011[]//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9/0515/17/04/20190515050430288.jpg{"email":"chenquan@huanqiu.com","name":"陈全"}
血缘之间,母亲传承给孩子的绝不仅仅是五官相貌、身形等特征,更重要的是一种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气质,以及长期耳濡目染浸润而形成的品行。母亲的德行,处世之道,在每次面临抉择时所展现的人生态度,令女儿骄傲,成为女儿效仿的榜样。女儿把妈妈的坚韧、勇敢做自己的精神看在眼里,一点一滴铭刻心中,并传承给她的孩子……在搜狐教育对话新东方在线联席CEO孙畅的这篇访谈里,你就可以看到三代人的精神传承。搜狐教育:请用几个关键词形容您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这和您在职场中的形象是否一致,还是有什么不同之处?孙畅: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比较宽容的人,在我女儿心目中,我可能比较啰嗦,这点和我在职场上给大家的印象是有反差的。虽然跟孩子和同事相处时,我都很温和、善解人意,但是职场上的我会更加理性,更举重若轻。而面对家庭中的一些事,我有时会焦虑或不够淡定,也可能发脾气。搜狐教育:请用几个关键词形容您的母亲,您觉得自己和母亲有哪些相似之处?孙畅:我妈妈特别坚强,内心强大,是一位有独立个性的女性,但性格开朗温和,喜欢帮助别人,像个侠女。在性格方面,我像妈妈。不同的地方在于,我妈妈是理科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我是文科生,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专业毕业,所以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我俩还是有很大差异。(图为孙畅和母亲)搜狐教育:在您的成长过程中,您和母亲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样的?回忆母亲对您影响最深的几个故事。孙畅:我和妈妈是朋友般的母女。哪怕是到我现在这个年龄,走路时我们都是永远手拉着手,聊政治,聊八卦,也聊家长里短,还会为各种问题辩论,争个高低。妈妈1938年出生于山西,初中毕业后留校当老师,但她不甘于仅仅是初中学历。在任教一年后,当时身为学校团支部书记的她就给团中央写信,希望能来北京继续上学,在收到团中央的肯定回复后,15岁的她就独自一个人来到北京,读高中、考大学,最后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她的经历放在那个年代,是非常大胆的。她经常跟我分享她的成长故事,所以我从小就意识到女生应该非常独立,要追寻自己的梦想。这种去性别的思想,对我的影响很大,也特别深。妈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她工作的领域中很有发展潜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我的爸爸是位数学家,工作非常繁忙。为了照顾我和弟弟,妈妈选择支持爸爸的事业,放弃了很多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虽说她后来事业也很不错,但我觉得以妈妈的能力,她可以成为一位更了不起的科学家。我大学刚刚毕业那年,爸爸去世了,妈妈那时才50岁出头,她那么优秀,有很多机会组建新家庭,但她担心我和弟弟因此会受到影响,一直选择自己一个人过。她这样的一位敢想敢闯,对人生有梦想和追求的新女性又能为家庭选择牺牲自己,让我非常钦佩。搜狐教育:如今,您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样的?是否受过母亲的影响?请列举让您印象最深刻的几件小事。孙畅:我女儿今年16岁,现在在美国读高一。我跟她的相处方式也是朋友式的、民主的相处方式。我女儿性格相对偏内向,在遇到一些困惑时,她会向我请教,她觉得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很厉害。我们在一起时,会聊各种话题,男生女生,音乐科学,化妆衣服,我有意地把自己放在一个00后的语境中与她分享,我认为成为孩子一生的良师益友是最重要的。我女儿这么评价我,说我跟同学的妈妈不一样,觉得我会更懂孩子,不会纯粹是一个大人。所以女儿的同学也都挺喜欢我。搜狐教育:我们访谈的主题是“母爱的传承”,母亲在您生命中留下的那些印记,有哪些想要传承给自己的孩子?哪些不想?为什么?孙畅:我想传承给孩子的是我妈妈特别坚定、特别自信、不走寻常路,勇敢去做自己的那种生活态度。我希望我的女儿能做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勤奋、努力的人,现在的小孩和老一辈人相比,在勤奋程度上还是不够的,所以我很希望“勤奋”的品格也能一脉相承。妈妈的一些经历让我特别心疼她,我觉得为了其他家庭成员而牺牲自己的做法对她来说很不公平,所以我希望我女儿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够了。搜狐教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您最期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成为什么样的母亲?孙畅:女儿能够身心健康,能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能够独立思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我最大的愿望。作为一个中国式家长,多少会 “因爱之名”强迫女儿做一些事情,但我期望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这一年,女儿在美国读书,我感受颇深。我们自认为给她提供了很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帮她做了很多事情,但也犯了大部分中国家长常犯的错误,有意无意替子女做太多决定。比如近期我们在“斗争”的一个事儿,就是今天夏天她的summer school,她希望选自己非常喜欢的音乐项目。我觉得学音乐虽好,但当个业余爱好足矣,我们希望她在summer school里选一些跟她升学关联性强的科目,但却遭到了她强烈的反抗。后来我反思,我其实还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不够了解她。所以等她今年暑假回来,我会多花一些时间跟她谈心,我们已经约好要聊很多主题。作为一名家长,我对女儿的成长多少有些焦虑,想得比较多,有时也会过度解读,这也导致我跟她之间在某些判断上有错位。我总想去引导她,或者说是想让她按照大人预设的轨迹去走未来的人生。虽然我明白女儿的人生一定跟我的人生不一样,就如同我也跟我妈妈很不一样。搜狐教育:在亲子相处的过程中,您经历过的最骄傲和最惭愧的事分别是什么?孙畅:我女儿是个挺独立的姑娘,记得她在8岁的暑假,自己坐飞机去加拿大看爸爸,一个人拉着个小箱子走向登机口,头都没回,她的小背影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14岁,她自己选择了去美国读书,她对我说,妈妈,我是去闯荡世界去了,那一刻,我留下了眼泪,也深为她感到骄傲。遗憾也是因此而来,我和她爸爸工作都很忙,在她小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每天都要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到家女儿都已经睡觉了。我没能更多地时间跟她交流,陪伴她,闺女没那么依恋我,不像我特别依恋我妈妈。我妈妈分享她的那些成长故事给我,对我来说是一种动力,但我没想到,当我把这套方法用在我女儿身上,却给女儿带来很大的压力。女儿对自己要求很高,常常给自己很大压力。这一点她上四五年级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疏于对女儿心理上的观察和关注,让她性格有些内向。在这一点上,作为母亲的我很惭愧。搜狐教育:作为一名职场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您是否想过做全职妈妈?为什么?孙畅: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个伪命题,坦率地说事业和家庭很难平衡。“是做职场妈妈还是做全职妈妈?”,我跟女儿对这个话题也有过一次讨论。我问女儿,如果我也选择做一个全职妈妈,会不会更好呢?我记得女儿这么跟我说,“如果你是全职妈妈,有可能我会比现在更加依恋你,但我肯定没有现在这么自主、独立。所以这个事你不用纠结,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觉得她都已经能这样思考问题,我想我的选择应该是对的,心里也就释然了。我想,对于孩子,父母最重要的给予不是照顾,而是成为他们的榜样。如果选择做全职妈妈,刚开始孩子会跟妈妈相处的很好,孩子很依恋你,但是如果妈妈没有成长,就很难成为孩子的榜样,就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孩子以后的人生。孙畅:打70分吧。作为母亲,一些基本的层面我只能说都做了,而且在某些方面做得还不错,比如说乐于倾听,经常跟孩子沟通等。但我觉得有个特别大的bug就是我还不能与孩子的思想同频。搜狐教育:您最想对自己的母亲和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孙畅:想跟我妈妈说的是:“来生还要再做母女”。最想对我闺女说, “‘预芊妈妈’这个工作我是第一次,不太有经验,请你多包涵”。编者手记:从女孩,到女人,到为人母,每位女性在面对生命中这些重要转变时,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悟。2019年母亲节,搜狐新闻推出以“母爱的传承”为主题的特别策划。来自教育、时尚、文化、旅游、母婴等不同领域的20名职场成功女性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讲述她们与母亲、孩子三代人之间的真实故事。通过本次策划,我们不仅仅是叩响采访对象的心门,更想让每个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对自己,对孩子,对母亲,对每个人所面临的亲子关系,有一次更为认真的、触动灵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