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ZfW3lt9dr lx.huanqiu.comarticle大连海事大学《鲲鹏科技——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领军者》项目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e3pmh20mi/e3pt1klf4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来自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的《鲲鹏科技——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领军者》项目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大连海事大学鲲鹏科技团队组建于2019年10月,团队成员均为本科生,来自轮机工程、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不同的专业。团队核心团队具有丰富的机器人开发与研制经验,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整个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已申请/授权专利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8篇。此外,团队产品多次突破行业尖端技术,具有引领产业革新的效果,连续3年受邀参与高水平海事类展览。 项目简介 鲲鹏科技团队积极响应“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战略,立足于水下船体检测行业,聚焦于航运安全,打造了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下检测机器人,实现了水下检测的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研发了探索者、先驱者、启蒙者等系列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产品,致力于成为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的领军者。 团队目前拥有三项核心技术。水下船体检测行业主要面临了两大工程难题——1.水下图像回传不清晰,结果不准确;2.机器人稳定差,易于船体发生碰撞。团队针对以上问题1首创了慧眼识别技术,采用联合双边去噪并建立水网模型,三角度增强图像,对比主流方案,漏检、误检率降低近23%,极大降低了水质对机器人的作业限制;团队针对问题2,首创了融合触觉三维感知技术,通过视觉、触觉、声觉传感器,结合触觉SLAM方法,利用DVL划分区域,为机器人提供三维立体视角,确保对船体进行全方位检测;同时研发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仿生触须传感器(BWS),经央视报道,为国内首创将BWS全方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环境建模精度提高30%,感知更全面,且增加能耗仅0.1%;从而解决了机器人水下作业时稳定性差的问题。项目填补了专用性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的空白,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船体检测,自动检测船体划痕损伤、附着物等,并自行生成检测报告,并以数据、图表等形式直观的展示检测结果,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难度。目前该项目已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新造船船体检测和海虹老人涂料有限公司船体油漆质量检测进行中试,项目获得了业界颇高的口碑,并受到央视《新闻直播间》的采访报道。鲲鹏一日同风起,抟扶摇直上九万里。团队希望用科技的力量为水下船体检测行业赋能,致力于让海洋更加绿色,航运更加安全,为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交上一份满意的鲲鹏答卷。 1669100018066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吴婷环球网1669100018066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94bb1965acb09055baa07afc459f75a5u1.png{"email":"wuting@huanqiu.com","name":"吴婷"}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来自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的《鲲鹏科技——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领军者》项目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金奖。大连海事大学鲲鹏科技团队组建于2019年10月,团队成员均为本科生,来自轮机工程、土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等不同的专业。团队核心团队具有丰富的机器人开发与研制经验,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整个项目落地的过程中,已申请/授权专利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8篇。此外,团队产品多次突破行业尖端技术,具有引领产业革新的效果,连续3年受邀参与高水平海事类展览。 项目简介 鲲鹏科技团队积极响应“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战略,立足于水下船体检测行业,聚焦于航运安全,打造了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水下检测机器人,实现了水下检测的无人化、智能化、自动化,研发了探索者、先驱者、启蒙者等系列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产品,致力于成为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的领军者。 团队目前拥有三项核心技术。水下船体检测行业主要面临了两大工程难题——1.水下图像回传不清晰,结果不准确;2.机器人稳定差,易于船体发生碰撞。团队针对以上问题1首创了慧眼识别技术,采用联合双边去噪并建立水网模型,三角度增强图像,对比主流方案,漏检、误检率降低近23%,极大降低了水质对机器人的作业限制;团队针对问题2,首创了融合触觉三维感知技术,通过视觉、触觉、声觉传感器,结合触觉SLAM方法,利用DVL划分区域,为机器人提供三维立体视角,确保对船体进行全方位检测;同时研发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仿生触须传感器(BWS),经央视报道,为国内首创将BWS全方位应用于水下机器人,环境建模精度提高30%,感知更全面,且增加能耗仅0.1%;从而解决了机器人水下作业时稳定性差的问题。项目填补了专用性水下船体检测机器人的空白,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船体检测,自动检测船体划痕损伤、附着物等,并自行生成检测报告,并以数据、图表等形式直观的展示检测结果,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难度。目前该项目已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新造船船体检测和海虹老人涂料有限公司船体油漆质量检测进行中试,项目获得了业界颇高的口碑,并受到央视《新闻直播间》的采访报道。鲲鹏一日同风起,抟扶摇直上九万里。团队希望用科技的力量为水下船体检测行业赋能,致力于让海洋更加绿色,航运更加安全,为国家“交通强国”战略交上一份满意的鲲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