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uGxovp1iM lx.huanqiu.comarticle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关键技术支撑/e3pmh20mi/e3pt1klf4【环球网教育报道】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号)要求,展示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学合作新模式、研究产学合作新机制、拓展产学合作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提升项目影响力,经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评审,最终遴选出124个优秀项目案例。环球网教育将对优秀项目案例进行展示。“基于数据压缩和机器学习的新型计算成像仿真平台建设”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马旭和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该项目面向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和新工科跨专业融合的前沿领域,通过自主创新软件模型与算法,协同搭建了AI赋能的计算成像虚拟仿真平台,对高端集成电路计算光刻工艺、压缩编码CT等先进、复杂、昂贵的产业化技术体系进行了虚拟呈现。据介绍,项目主要成果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本项目紧密围绕“新工科建设”和“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目标,从无到有地建设了新型计算成像仿真平台,以协同育人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为牵引,校企深度合作自主创新了先进的计算光刻及压缩编码CT的建模仿真技术,为复杂昂贵的集成电路和医工融合实体系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虚仿手段,由此开展了教学与科研实践,为培养国家重点急需专业的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其次,项目将仿真平台应用于教学,促进了教学体系创新,该平台融合了数据科学、光学原理、图像和信号处理等跨学科、跨专业基础知识,实现了贯穿系列化知识要点的仿真功能。结合翻转课堂和分组研讨等开放教学形式,开展了新工科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创新,目前参与学习人数已超过150名,未来还将持续增长,为探索学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有效途径。第三,借助虚仿平台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本项目践行了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聚焦国家战略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EDA“卡脖子”技术难题,以及智能医疗的前沿领域,以虚仿呈现为媒介,开展了生动立体的新工科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效果显著,为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奠定了平台基础。在教育教学方面,依托虚拟仿真平台,本项目积极开展本科生教育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科研实践和教学方法创新:第一,在校内本科生课程中,开展了先进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虚仿教学,丰富了理论知识教学元素,培养了学生的相关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第二,围绕“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创新人才典范事迹,通过交互式研讨开展了生动活泼的课程思政教育,提升了学生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意识;第三,开展本科毕设与科研实践活动,促进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使本科生有机会融入科研团队,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2名本科生圆满完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光刻仿真先进方法研究课题。据了解,北理工团队在本项目资助下,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成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本项目很好地体现了“基础理论学习-仿真平台辅助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完整教学链条,为培养新型计算成像专业人才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途径和方案,具有示范意义及推广价值。此外,项目很好地贯彻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主旨精神,运行规范、资金使用高效、成果显著,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激发了企业的合作热情,促进了企业对行业专家的培养,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1645425211793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吴婷环球网164542521179311[]{"email":"wuting@huanqiu.com","name":"吴婷"}
【环球网教育报道】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管理办法》(教高厅〔2020〕1号)要求,展示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优秀成果、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鼓励更多高校和企业深入探索产学合作新模式、研究产学合作新机制、拓展产学合作新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提升项目影响力,经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评审,最终遴选出124个优秀项目案例。环球网教育将对优秀项目案例进行展示。“基于数据压缩和机器学习的新型计算成像仿真平台建设”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马旭和戴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实施。该项目面向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和新工科跨专业融合的前沿领域,通过自主创新软件模型与算法,协同搭建了AI赋能的计算成像虚拟仿真平台,对高端集成电路计算光刻工艺、压缩编码CT等先进、复杂、昂贵的产业化技术体系进行了虚拟呈现。据介绍,项目主要成果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本项目紧密围绕“新工科建设”和“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目标,从无到有地建设了新型计算成像仿真平台,以协同育人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为牵引,校企深度合作自主创新了先进的计算光刻及压缩编码CT的建模仿真技术,为复杂昂贵的集成电路和医工融合实体系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虚仿手段,由此开展了教学与科研实践,为培养国家重点急需专业的高质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其次,项目将仿真平台应用于教学,促进了教学体系创新,该平台融合了数据科学、光学原理、图像和信号处理等跨学科、跨专业基础知识,实现了贯穿系列化知识要点的仿真功能。结合翻转课堂和分组研讨等开放教学形式,开展了新工科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创新,目前参与学习人数已超过150名,未来还将持续增长,为探索学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有效途径。第三,借助虚仿平台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本项目践行了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聚焦国家战略急需的集成电路制造EDA“卡脖子”技术难题,以及智能医疗的前沿领域,以虚仿呈现为媒介,开展了生动立体的新工科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效果显著,为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奠定了平台基础。在教育教学方面,依托虚拟仿真平台,本项目积极开展本科生教育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科研实践和教学方法创新:第一,在校内本科生课程中,开展了先进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虚仿教学,丰富了理论知识教学元素,培养了学生的相关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第二,围绕“卡脖子”关键技术和创新人才典范事迹,通过交互式研讨开展了生动活泼的课程思政教育,提升了学生牢记初心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意识;第三,开展本科毕设与科研实践活动,促进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使本科生有机会融入科研团队,将理论知识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2名本科生圆满完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光刻仿真先进方法研究课题。据了解,北理工团队在本项目资助下,发表高水平SCI论文1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成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本项目很好地体现了“基础理论学习-仿真平台辅助教学-科研实践活动”的完整教学链条,为培养新型计算成像专业人才提供了可供参考的途径和方案,具有示范意义及推广价值。此外,项目很好地贯彻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主旨精神,运行规范、资金使用高效、成果显著,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获得感,激发了企业的合作热情,促进了企业对行业专家的培养,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