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YylRIIwyc lx.huanqiu.comarticle留学选专业,如何看待“外热内冷”/e3pmh20mi/ectnjuams本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本报记者 张雪婷留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常常会注意到国内外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一些在国外(尤其欧美地区)火热的专业,回国后却不那么容易找到工作。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们的不同目也会导致其选择的侧重,是为未来就业考虑,还是计划进一步学习?《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几名留学生与教育专家,他们对于国内外热门和冷门专业的差异以及如何保证回国就职专业对口上给出了一些建议。国外热门何以国内冷门细数那些在国外热门的专业,有一部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政策不同,导致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很难在国内直接求职。“基础教育、刑事司法、护理专业,这三个专业是美国学生选择比较多,但中国留学生相对选择比较少的。”留学机构新航道首席留学专家冉维在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美国当地的热门专业时表示,这几种专业相对来说,本地化比较强。“比如小学教育,各个国家相差较大;司法制度的不同,也会导致刑事司法专业上会很难拿国外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国内体系;护理专业也同样,不同国家的医疗体系也相差较大。”除了政策差异外,还有一些专业因偏向特殊技术操作或艺术设计,常被中国留学生划分为“专科”的范围,因此也出现“外热内冷”的现象。比如在英国,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有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汽车工业、珠宝设计以及包装艺术等。在这些专业中,英国的雷丁大学的环境艺术是强项,曼彻斯特大学擅长景观设计,坐落在传统汽车城的考文垂大学则是当仁不让的汽车工业研究名校。伯明翰城市大学虽然并不是排名一流的英国高校,但该校的珠宝设计专业一直都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至于伦敦金史密斯学院的室内设计和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包装艺术,也是很多当地的学生积极申请的对象。上述专业很少看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大多数中国学生会更看重学校的综合排名,有利于回国就业。中国留学生会更愿意选择金融学、贸易学、计算机科学之类覆盖面非常大的专业。回国不对口咋办在国外选择国内冷门的专业,面对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难找对口的工作。目前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就读现代农业专业的王同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农业在欧洲是非常抢手的专业,瓦赫宁根大学的农学也是欧洲最好的,他学到了许多未来农业科技相关内容。去年他硕士毕业,本希望进入国内农业科技领域的企业,但是在自己具体的专业方面,没有找到机会。最后,他决定留在大学读博士。除了客观上的专业对口职位较少外,疫情原因也阻碍了留学生回国找工作。目前就读于德国汉堡大学社会教育的柳同学对记者表示,社会教育在欧洲非常受重视,学生毕业可以在青少年机构、学校等就业。但在国内,社会教育学很难找工作,主要原因还是中欧社会体系不一样。尽管如此,她仍希望在中国找到相关的职位。不过,因为疫情原因,她无法参加国内的招聘会,假期也没法回国实习提前适应环境。现在她正在考虑,可能会先在德国社会机构就业一两年再回国。在欧洲十分发达的艺术专业是国内外不对口现象最为明显的一个专业。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林同学对记者说,艺术类在欧洲特别吃香,艺术家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会有国家补贴,可以通过参加艺术创作保证生活。但是到国内,纯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得不为工作发愁,很多都需要改行做商业性的艺术工作。因此,艺术留学生留在欧洲的比例也较高。要“博学”还是“专精”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毕业之后大家都要面临三个方向的选择。第一是回国就业,也是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选择,因此专业一定要跟行业相关,最好是当地具有先进优势或者国际资源优势的。第二是在国外就业,那就需要关注国外每年的就业情况和留学生工作签证政策。第三是在国外继续升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关注专业的详细信息和研究方向,导师的权威影响也很重要。英国教育专家建议,学生在做选择时,可以选择一些细分型、交叉型、实用型专业,如精算、保险、资产评估、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冉维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选择专业时,学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留学投入相对较大,也要考虑未来收入情况。”所以如果当小学老师或者护士这种专业,或许直接在国内本地接受教育更合适。在面对国内外专业就职差异时,有哪些专业可以“跨专业”,比较好地转换?学生应该走“博学”还是“专精”路线?冉维表示,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宏观的层面。偏理工类的,专业度(也就是“专精”)要求越高,如设计航天飞机运载火箭,要专业人员才能做,并不是一个学历史专业的学生能轻易转行的。另一方面,偏文科、社科、艺术类会在转专业方面稍好一些,因为其中很多技能是想通的,如管理学,不同行业都需要经济管理的技能。“当然,在自己专业基础上,有所博学,有更多涉猎,这个总是好的,因为社会在不停进步,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在不停更新,所以我们现在强调要终身学习。”冉维强调,现在其实可以愈发清楚地看到,很少有从事一种行业只需要一种知识就足够了,越来越多问题涉及到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解决方案,“这个无论中国还是国外,从大学课程设置就能看到,如类似于人工智能的新技术,不光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柏林高校学生顾问格拉姆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全球化时代,留学越来越普遍。留学前选专业非常关键,首先一定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其次要融合自己的专业到未来求职中,要咨询一下未来你在哪里就业,到你毕业时什么职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他认为,一些专业可以“跨专业”,比较好地转换,比如金融数学、生物医学工程、金融工程、数据科学等。近年来,许多其他领域学科也开启了大量的跨学科专业,比如食品科学、语言学、经济学等。他认为,“博学”和“专精”并不矛盾,要成为一个行业的精英,就应该“专精”,而“博学”又可以让你更加出色。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每个专业里都有“金子”。161093335395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吴婷环球时报161093335395011[]//img.huanqiucdn.cn/dp/api/files/imageDir/555386875e687dd767562c9fbca62c5eu5.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本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本报记者 张雪婷留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常常会注意到国内外专业“不对口”的情况——一些在国外(尤其欧美地区)火热的专业,回国后却不那么容易找到工作。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们的不同目也会导致其选择的侧重,是为未来就业考虑,还是计划进一步学习?《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几名留学生与教育专家,他们对于国内外热门和冷门专业的差异以及如何保证回国就职专业对口上给出了一些建议。国外热门何以国内冷门细数那些在国外热门的专业,有一部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政策不同,导致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很难在国内直接求职。“基础教育、刑事司法、护理专业,这三个专业是美国学生选择比较多,但中国留学生相对选择比较少的。”留学机构新航道首席留学专家冉维在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美国当地的热门专业时表示,这几种专业相对来说,本地化比较强。“比如小学教育,各个国家相差较大;司法制度的不同,也会导致刑事司法专业上会很难拿国外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国内体系;护理专业也同样,不同国家的医疗体系也相差较大。”除了政策差异外,还有一些专业因偏向特殊技术操作或艺术设计,常被中国留学生划分为“专科”的范围,因此也出现“外热内冷”的现象。比如在英国,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专业有环境艺术、景观设计、汽车工业、珠宝设计以及包装艺术等。在这些专业中,英国的雷丁大学的环境艺术是强项,曼彻斯特大学擅长景观设计,坐落在传统汽车城的考文垂大学则是当仁不让的汽车工业研究名校。伯明翰城市大学虽然并不是排名一流的英国高校,但该校的珠宝设计专业一直都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至于伦敦金史密斯学院的室内设计和东安格利亚大学的包装艺术,也是很多当地的学生积极申请的对象。上述专业很少看到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大多数中国学生会更看重学校的综合排名,有利于回国就业。中国留学生会更愿意选择金融学、贸易学、计算机科学之类覆盖面非常大的专业。回国不对口咋办在国外选择国内冷门的专业,面对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难找对口的工作。目前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就读现代农业专业的王同学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农业在欧洲是非常抢手的专业,瓦赫宁根大学的农学也是欧洲最好的,他学到了许多未来农业科技相关内容。去年他硕士毕业,本希望进入国内农业科技领域的企业,但是在自己具体的专业方面,没有找到机会。最后,他决定留在大学读博士。除了客观上的专业对口职位较少外,疫情原因也阻碍了留学生回国找工作。目前就读于德国汉堡大学社会教育的柳同学对记者表示,社会教育在欧洲非常受重视,学生毕业可以在青少年机构、学校等就业。但在国内,社会教育学很难找工作,主要原因还是中欧社会体系不一样。尽管如此,她仍希望在中国找到相关的职位。不过,因为疫情原因,她无法参加国内的招聘会,假期也没法回国实习提前适应环境。现在她正在考虑,可能会先在德国社会机构就业一两年再回国。在欧洲十分发达的艺术专业是国内外不对口现象最为明显的一个专业。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林同学对记者说,艺术类在欧洲特别吃香,艺术家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会有国家补贴,可以通过参加艺术创作保证生活。但是到国内,纯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得不为工作发愁,很多都需要改行做商业性的艺术工作。因此,艺术留学生留在欧洲的比例也较高。要“博学”还是“专精”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毕业之后大家都要面临三个方向的选择。第一是回国就业,也是大多数中国留学生的选择,因此专业一定要跟行业相关,最好是当地具有先进优势或者国际资源优势的。第二是在国外就业,那就需要关注国外每年的就业情况和留学生工作签证政策。第三是在国外继续升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关注专业的详细信息和研究方向,导师的权威影响也很重要。英国教育专家建议,学生在做选择时,可以选择一些细分型、交叉型、实用型专业,如精算、保险、资产评估、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冉维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选择专业时,学生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留学投入相对较大,也要考虑未来收入情况。”所以如果当小学老师或者护士这种专业,或许直接在国内本地接受教育更合适。在面对国内外专业就职差异时,有哪些专业可以“跨专业”,比较好地转换?学生应该走“博学”还是“专精”路线?冉维表示,这个问题涉及到一个宏观的层面。偏理工类的,专业度(也就是“专精”)要求越高,如设计航天飞机运载火箭,要专业人员才能做,并不是一个学历史专业的学生能轻易转行的。另一方面,偏文科、社科、艺术类会在转专业方面稍好一些,因为其中很多技能是想通的,如管理学,不同行业都需要经济管理的技能。“当然,在自己专业基础上,有所博学,有更多涉猎,这个总是好的,因为社会在不停进步,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在不停更新,所以我们现在强调要终身学习。”冉维强调,现在其实可以愈发清楚地看到,很少有从事一种行业只需要一种知识就足够了,越来越多问题涉及到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解决方案,“这个无论中国还是国外,从大学课程设置就能看到,如类似于人工智能的新技术,不光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柏林高校学生顾问格拉姆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全球化时代,留学越来越普遍。留学前选专业非常关键,首先一定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其次要融合自己的专业到未来求职中,要咨询一下未来你在哪里就业,到你毕业时什么职业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他认为,一些专业可以“跨专业”,比较好地转换,比如金融数学、生物医学工程、金融工程、数据科学等。近年来,许多其他领域学科也开启了大量的跨学科专业,比如食品科学、语言学、经济学等。他认为,“博学”和“专精”并不矛盾,要成为一个行业的精英,就应该“专精”,而“博学”又可以让你更加出色。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每个专业里都有“金子”。